内蒙古中小企业网-中小企业互助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解读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报送2019年工业互联网项目库入库项目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内蒙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报送2019年工业互联网项目库入库项目的通知内工信信软字〔2019〕351号各盟市工信局、和林格尔管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报送

2019年工业互联网项目库入库项目的通知

内工信信软字〔2019〕351号

 

各盟市工信局、和林格尔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意见》(内经信发〔2018〕151号),进一步推进我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推动自治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工信厅决定建设工业互联网项目库,并开展2019年项目入库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范围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

       构建与我区工业体系相对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包括基于平台开展大范围、深层次的工业数据采集、异构协议转换与边缘计算处理;基于平台开展工业大数据处理、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开发部署、工业APP创新;基于平台提供各类云化工业软件和新型工业APP,实现面向特定工业场景优化应用新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集成创新应用,提升企业研发、采购、制造、管理、物流、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能力,优化生产制造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品质量,创新产融合作新模式,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智能化发展。

       1.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支持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企业等各类“云端”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如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跨行业工业电子商务、金融综合服务等平台,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中心依托自己所处领域创新资源,升级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围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各类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汇聚低成本、标准化、模块化的多门类解决方案和服务合作供应商,提供研发、设计、制造、供应、营销、物流、金融多领域高效便捷的服务产品。

        2.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面向我区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行业平台,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满足行业需求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采购销售、仓储物流、产业链金融等服务。通过平台开展设备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产品远程诊断、设备预测性维护、品牌推广等全方位管理服务。

       3.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支持开发面向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统一资源管理服务云平台,实现区域内企业采购、销售、设计、协同制造、生产、备品备件、后勤保障、库存、物流等各类资源在线发布和交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工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围绕要素汇聚、能力开放、协同合作、模式创新四个方向,汇集企业采购、销售、设计、生产、备品备件、仓储物流、后勤保障等各类资源,支持工业园区建设面向企业的统一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打破企业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等各类资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园区企业各环节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

        5.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支持核心企业开发生产全流程协同平台,发挥产业链汇聚分享作用,带动配套企业汇聚;开放核心企业资源和能力,推动上下游间协同研发、制造、供应、销售,实现客户服务、电子商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全产业链资源有效组织的协同发展体系。

       (二)标识解析应用项目

       对本企业、本行业、本区域的机器、产品、零部件等工业互联网连接对象进行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管理,加强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各级节点对接,促进基于标识集成创新应用,通过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协同,实现大数据的合理流通和应用。通过标识解析集成创新,采用标识技术和解析体系,提升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信息的自动采集能力,实现跨环节、跨系统、跨企业的信息关联共享,促进标识解析技术广泛应用。

       1.标识解析数据采集项目。通过条码、二维码、射频电子标签、激光蚀刻、生物识别等标识技术对机器、产品、零部件等物理资源以及工艺、算法、数据等虚拟资源的身份进行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2.建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内标识编码管理系统项目。综合考虑标识对象、标识载体、标识作用范畴、标识生命周期等要素,设计适用于企业内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方案,并完成标识编码的分配、注册、备案等服务。

       3.建立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围绕农畜产品加工、装备、轻工、新材料、战略性新兴等我区转型升级重点发展行业,支持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牵头建设二级节点,通过与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实现跨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数据流通和应用。

       4.建立面向区域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鼓励具有跨行业影响力或公信力的企业牵头建设二级节点,通过与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实现本区域内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数据流通和应用。

        5.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项目。开展基于标识解析的工厂内物流仓储、工厂外远程运维、重要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创新应用。

       (三)网络化改造项目

        围绕工业互联网应用开展工业企业内、外改造。实现工业企业内、外网络互联、数据互通、网络应用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我区工业网络化水平。

        1.建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工业PON、工业无线、TSN等技术,实现生产装备、仪表仪器、传感器、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等要素的互联互通的项目。

        2.建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络,采用5G、宽带网络、NB-IoT、eMTC、SDN、ICN等技术,实现多个厂区、工业智能产品、产业链伙伴等的互联互通的项目。

        3.建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内外协同网络,实现人、机器、车间与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的广泛互联,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建成基于新建网络的工业应用与服务的项目。

        4.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内外网IPv6改造,通过设备、系统IPv6升级或过渡技术,实现生产环境的IPv6网络覆盖与企业内、外网络互联互通的项目。

        5.建设基于企业内、外网络的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工厂内基于IPv6网络的生产现场全流程数据采集分析,实现基于IPv6的社会、企业、部门之间或内部的资源协调与调度的项目。

        6.建设基于IPv6的远程运维服务,通过基于IPv6的工业智能装备和产品及运维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向客户提供在线检测、预测性维护、故障预警、诊断与修复、运行优化、远程升级等服务的项目。

       (四)安全防护项目

       基于安全防护技术、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数据安全防护、检测评估和测试验证及新技术应用,实现对工业互联网设备、控制、网络、平台、数据等多层次安全防护,推动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1.设备和控制安全项目。面向工业互联网海量多类型设备接入的复杂需求,构建工业互联网海量多类型设备接入的信任体系,具备IPV6等多种接入方式下的设备和控制安全防护能力,实现对工业互联网的工业生产设备、主机设备、智能终端等设备安全和控制协议、控制装置、控制软件等工业控制安全的安全防护。

        2.标识解析系统安全项目。具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能力,重点在解析过程完整性保护、解析节点可信认证、解析资源访问控制、标识安全监测等方面,有效防御恶意网络攻击与入侵,确保标识解析系统的安全运行。

        3.工业互联网企业内外网安全项目。建设企业内外网安全管理机制和技术防护体系,通过部署和应用支持IPv6的工业防火墙、安全监测审计等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内外网安全。

        4.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项目。面向边缘层、平台IaaS层、平台PaaS层和平台SaaS层(包含工业APP)等多层级,应用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防范、安全审计等技术,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各类物理或虚拟基础设施资源、数据分析服务、工业应用等安全防护能力。

        5.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项目。具备资产管理、工控设备探测、攻击监测、漏洞发现、威胁情报收集、工业互联网专用通信协议监测分析、标识解析安全等能力,在企业侧网络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侧对安全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安全及早预警、态势感知、攻击溯源和精确应对,提升企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能力。

        6.数据安全项目。具备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保护能力,数据访问控制、统一认证管理、隐私保护等数据保护手段,实现对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控制命令及用户信息的防窃密、防篡改和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建立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形成重要数据安全评估和监测机制。

        7.检测评估和测试验证项目。具备对典型业务进行全流程安全仿真,测试、验证各环节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验证能力。实现安全规划设计、安全诊断评估、安全咨询、安全解决方案等功能,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发现和防范能力。

        8.安全技术创新应用项目。探索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的创新应用,有效推动解决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和数据等多层次安全问题。

       (五)工业互联网供给侧能力培育项目

       以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目标,培育发展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应用产品、解决方案、改造服务,促进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应用。

       1.工业互联网方向。支持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新型网络技术的网络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设备上云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式创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企业的网络安应用。

       2.智能制造方向。支持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数字化车间集成、智能工厂集成、协同制造集成、智能制造整体规划设计、智能制造数据深入开发等应用。

       3.绿色制造方向。支持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绿色设计与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应用、工厂数字化绿色制造集成应用、绿色制造产业链系统集成应用、终端产品资源化利用系统集成、行业绿色发展数据基础应用能力提升。

 

二、条件

       1.入库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是依法在我区设立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信用良好。

        2.入库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不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不会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安全、环保、消防、节水、节能等相关规定。

        3.入库项目必须是拟建和在建项目,且项目需在2021年底前建成。已建成的项目不予入库。

 

三、要求

       1.建立定期报送制度。每半年更新一次项目库,每年1、7月底各盟市更新项目库后将报表报送至自治区工信厅,重大项目可随时报备入库。

       2.各盟市要加强本级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培育工作。做到“培育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各盟市要强化项目储备意识,认真抓好入库项目选择和审核关,落实人员,明确责任,保证入库项目内容和数据真实可靠

       各盟市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报工作。从2019年开始,凡申报国家、自治区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基金)支持的项目,原则上必须是入库项目。

       请各盟市于2018年8月12日前将报表报送至自治区工信厅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

       联系人:巴特尔  0471-6944276

       白乌日汉  0471-6919176/15754711419

       邮箱:15754711419@163.com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互联网入库项目汇总表

 

 

2019年8月8日

微信图片_20190812094221微信图片_2019081209422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需求|找企业|看款找产品|服务市场|德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