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创始人由刚开始的卖粮油穷小子,发展到身价数十亿,又到企业易主,被害入狱,家财散尽......
昔日巨头销声匿迹
说到乳酸菌饮料,人们会先想到益力多,以及外包装跟其相差无多的产品。
但在80、90后成长的年代,有一款乳酸菌饮料也曾风靡过,它叫“太子奶”。
如今,太子奶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了,并逐渐被大众遗忘。但一些人提到太子奶还是会感到怀念,称“有小时候的味道”。
太子奶曾是国内乳酸菌饮料界的佼佼者,在最顶峰的时期,占据了国内乳酸菌市场的76%份额,营收超过18亿元,这还是在上个世纪。如果是按现在来看的话,完全不输给伊利、蒙牛。
然而,现在伊利、蒙牛已经成了乳业巨头,光明、燕塘等企业也依然受到市场欢迎。成立于1996年的太子奶却声名渐远,风光不再。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由刚开始的卖粮油穷小子,发展到身价数十亿,又到企业易主,被害入狱,家财散尽。

李途纯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到:“太子奶就像我的孩子,我对他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亲手带着他走向高峰。太子奶陨落,主要是因为资本的阴谋。而我最大的失误,就是没能抵抗住这些资本的诱惑。”
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代国产乳业巨头太子奶为何发展到这个地步?
这要从创始人李途纯的坎坷经历说起,他与太子奶的命运息息相关。
中年辞职创业,迟迟未有转机
李途纯1960年出生在湖南临湘的农村家庭。毕业后被分配到株洲的一家粮油公司工作,一直处于基层。
1990年前后,南下的浪潮来临,李途纯深感不该浪费大好年华,应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
于是他从工作了10年的岗位辞职,带了300块钱和一袋书坐火车去了深圳。
刚开始他找的工作还是老本行,卖粮油,替老板在全国跑生意,工资只有一千多,他没做多久就辞职了。
之后,好运一直没有眷顾李途纯,他依然在一些小公司不断打转,做着钱少、活苦的工作,还甚至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人背水泥。
这段岁月,他成功后回忆起来仍然倍感心酸,但他不会想到后来的经历更令人唏嘘。
3年后,正值毛主席百年诞辰,生活困顿的李途纯想到了制作纪念挂历销售的这个发财点子。
于是,他回到湖南,贷了10万元,找人花了3天印了10万套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挂历,运到毛主席故居韶山。
在12月26日那天,毛主席铜像揭幕,李途纯的挂历卖出了1万册,价格也从5块钱涨到25块钱。
在韶山蜂拥的游客购买下,李途纯终于发了笔财,开始布局其他项目,开书店、酒店、录像厅等等。然而这些项目不单没让他赚到钱,还欠了债。
进入饮料行业,发家致富
又3年后,李途纯再度南下深圳,寻找新的机会。这次,他迎来了大转机。
李途纯从一款叫做“活力宝”的乳酸菌饮料中喝出了商机,他联系厂家希望代理该产品,但因资金问题没谈拢。
当时,娃哈哈公司正风头强劲,这让李途纯感觉饮料行业大有可为。他转换了思维,不再拿代理,而是把主意打到了“活力宝”配方的技术总监身上。
使了一些手段后,成功把人挖了过来,只剩资金问题,李途纯回到湖南,说服银行再借给他一笔资金,让他翻身还账,不然以前欠的钱会变成烂账。
拿到资金后,李途纯在株洲成立了日出江南实业集团(后改名为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生产乳酸菌饮料,并取名为“日出牌太子奶”。
刚开始销量并不好,于是李途纯又想出了个法子,在餐馆里推销饮料,客人饭后赠饮一瓶,很快就有了大量回头客,各大餐馆纷纷找他拿货。
1997年底,太子奶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李途纯加大投入生产,并计划将太子奶推向全国,这时他的办法就是打广告,而且还是要争夺央视黄金时段广告。
最终,他以8888万元的价格一举夺得央视标王。但他公司的全部资产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多。可见李途纯的气魄里带了些冲动,他说是“抱着必死的信念”。
事实证明他达到了目的,中标的消息迅速传遍业界,他一回到湖南,好几家银行追着他说要放款,1988年初他获得了上亿的订单,太子奶公司排起了取货的长队。
紧接着,太子奶公司在北京、湖北、江苏、四川建立四座新的生产基地,形成了东南西北中的全国性布局。
为了迅速铺开经销网络,推出“零风险经营”的经销商政策,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可退回换新,经销商可以随时解除合作关系等。
在这些措施下,太子奶的业绩突飞猛进,年营收涨到了将近20亿元,占据76.2%的市场份额,一时风光无两。
错误决定带来致命打击
危机总是潜伏在风光后面,伺机而动。
2007年初,已经做大做强的太子奶公司计划“赴美上市”,冲刺“世界500强”,李途纯着手引入投资,跟国外的投行签署了对赌协议:
注资后三年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50%,降低注资方股权,业绩增长没达到30%,则李途纯失去控制权。
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的李途纯,在投行不断“吹风”下,签下了这份协议。
可见他还跟之前投标时一样 “抱着必死的信念”。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在一场极尽排场的十周年庆典之后,太子奶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中,裁员、停工、缩减开支、不断贷款......李途纯没有想到“失去的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2008年,李途纯在被投行逼债下,被迫交出61.6%的股权,他向市政府求助,市政府让国资背景的高科奶业紧急托管太子奶,由其老总文迪波接任。但因为经营不善,太子奶陷入更糟的困境,营收不断下降。
同时,李途纯想东山再起,带出原班人马在北京成立仙山奶业,并说服太子奶的经销商加盟他的新产品。
此举引起了文迪波的极大不满,在他的设计下,李途纯被迫入狱,其家人、朋友、下属都要接受调查,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摧残。
关押15个月后,李途纯被无罪释放,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第一个无罪释放的,而在他被关押期间一直在找机会反击文迪波,最后文迪波因为贪污被查办了。
但此时,太子奶已经无力回天。
结语
李途纯的人生经历,和他创办的太子奶集团兴衰故事,告诉人们,创业不易,前面需要经历许多的挣扎与艰苦,不放弃信念才能迎来转机。
但也提醒我们,想成功,你需要做对很多事情,但一个不正确的决定足以击溃之前的努力,创始人应始终保持清醒,居安思危,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