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小企业网-中小企业互助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解读 » 正文

社科院:未来两三年是房地产调控关键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梁倩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楼市调控的机遇窗口将在2025年前后关闭,住房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预期将在2025年前后改变,因此,未来2-3年将是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主办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会10日举行。

  报告认为,楼市调控的机遇窗口将在2025年前后关闭,住房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预期将在2025年前后改变,因此,未来2-3年将是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

  报告显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全国房价增幅经历降、升、降再企稳的过程。2018年10月,平均房价853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9.7%;2019年4月,平均房价上涨至9874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12.5%,达到阶段性高值。此后房价总体涨幅有所下降,截至2019年10月,房价为918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62%。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自2016年开启的本轮调控在宏观经济复杂变化的形势下坚持下来,楼市初步稳定。2019年楼市稳定有降,季度上下波动,空间再度分化,总体迈入调控预设的合理目标。但目前住房市场稳定是初步的,调控尚未完全成功,进入关键期,应保持定力。

  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603亿元,同比增长10.3%;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51万平方米,增速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1%。克而瑞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从已公布2019年销售目标的49家房企销售情况来看,共有28家企业销售目标完成率超过90%。

  报告称,这种情况下,尚没有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的基础和必要,总体仍要以稳为主。倪鹏飞表示,稳增长方面,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已由正转负;惠民生方面,房地产对整体住户部门的生计产生了双重影响;调结构方面,房地产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阻碍作用;防风险方面,房地产风险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风险源;促改革方面,住房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因此,种种风险和考验意味着楼市必须持续调控不动摇、相应制度机制改革再深化。

  倪鹏飞预计,2020年在没有重大政策转向和意外事件冲击的情况下,房地产总体市场将继续处于降温通道,不会产生剧烈波动。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邹琳华认为,尽管经济增速下滑,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存在,房价即使下降也仍存在一定支撑。住房调控政策基本见底,调控政策及融资条件均存在边际性改善的可能。这些因素可能共同促成房价的软着陆。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区域差距大、发展极不平衡,在总体先抑后稳的背景下,不排除局部较快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例如,一线房价总体先抑后稳,个别可能上涨。二线城市涨跌并存,但大起大落可能性不大。三四线城市总体下跌。部分行情启动较慢的三四线城市,借助于货币化棚改余热,房价仍可能上涨。

  倪鹏飞建议,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仍缺失,未来应以产权化为主线,构建中国住房供应体系;以城镇化为基础,构建中国住房空间体系;以智能化为目标,构建中国住房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需求|找企业|看款找产品|服务市场|德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